摘要:崔民選表示,中國能源安全問題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從國家安全角度看,油氣資源的穩定供給始終是一個國家,特別是依賴進口的國家關注的重點,是國家安全的核心。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原有對外依存度超過65%,能源安全問題凸顯。所以,中國目前也參考國際能源署的標準,計劃建立90天以上的戰略油儲備。這是中國能源戰略的必由之路。”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發展問題國際學者研修班”項目五年回顧暨“一帶一路”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崔民選發表了以上言論。
崔民選表示,中國能源安全問題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從國家安全角度看,油氣資源的穩定供給始終是一個國家,特別是依賴進口的國家關注的重點,是國家安全的核心。要實現中國石油安全的不斷提高,后續必須有法規、法律及財政金融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以下內容為記者根據崔民選的演講整理的文字:
全球油氣供需呈現新態勢
(一)全球能源增長進入低碳化結構轉型期
眾所周知,全球正處于能源結構轉型期,當前一次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向低碳化加速演變。以高效化、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以新能源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未來天然氣、核能以及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將迅猛提高。
由于需求增長放緩,加之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的減少,2015年來自能源消費的碳排放未見明顯增長,天然氣有碳排放,但是其碳排放水平只有煤炭的一半,所以如果能從煤炭轉變為天然氣,調整燃料結構,尤其是發電行業從煤炭發電轉為天然氣發電,應該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二)全球能源發展進入油氣供給寬松期
當前,全球油氣供需總體寬松,未來較長時間內寬松的油氣供需形勢將成為“新常態”。長期以來油氣供需全球一直保持供需緊平衡,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受到“低增長、低貿易流動、低通貨膨脹率、低投資和低利率”和“高股價、高債務水平”的“五低兩高”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全球經濟仍面臨深度調整,新興國家經濟增長速度低于預期,抑制了對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因此,未來較長時間內油氣將呈現供大于求態勢。
(三)全球油氣市場布局處于新的重塑期
美國已逐步替代歐佩克成為攪動石油市場供需格局的“機動生產者”。在此影響下,“標桿石油價格”的維護機制已發生變化,正向著“邊際收益石油價格”轉變。與重心“西移”的供應情況相反,全球油氣需求明顯“東移”。由于亞太地區需求增長迅速,全球油氣消費中心由美國、歐洲兩強已轉為美國、歐洲和亞太三足鼎立的消費格局。
我國油氣供給發展面臨新機遇
(一)現實選擇推動我國能源油氣占比提升
我國能源消費量迅速增長,但面臨人均消費水平低、單位能耗高、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等諸多挑戰,亟需進行能源消費革命。長期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比重過高、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低,煤多、氣少的格局差異非常明顯。
中國水電發展空間有限,核電發展規模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其他能源因環境依賴性和不確定性導致規模受限,因此,油氣成為改善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現實選擇。
(二)穩固國內生產、發展多元供需是安全保障
我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現階段探明和采出程度相對較低,石油產量趨穩、天然氣產量可繼續快速增長。現階段海相碳酸鹽巖等常規領域仍不斷有大發現,非常規油氣加速發展,致密氣、致密油形成規模產業區,頁巖氣、煤層氣實現工業化突破,未來油氣產量,特別是天然氣產量呈現持續較快增長的態勢。
作為油氣需求大國,為加強自身的能源安全,我國與其他需求國一樣,正積極謀求進口的多元化。同時,資源國也紛紛面臨出口安全的問題,爭相謀求出口多元化和爭奪市場。受限于油氣資源和流動通道,資源國、需求國和過境國陷入尋求自身利益安全的多方博弈中。
(三)油氣供需格局轉變,我國以需求為主導機遇出現
我國的較高消費增長速率決定了在消費市場的引領地位。全球油氣供需格局轉變引起能源市場重塑,我國面臨以需求鑄就影響力的機遇。美國油氣進口大幅減少,全球油氣市場重心正從西方轉向東方,亞太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油氣消費中心;俄羅斯被制裁和油價暴跌情形下,加快了戰略東移步伐,與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合作的深度廣度都在加大,為我國鑄造新時期影響力提供了機遇。
我國油氣供給戰略的幾點建議
(一)立足國內供給,堅持穩油增氣
我國具有小陸塊拼合、多旋回演化的獨有特征,石油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經過近60年的勘探開發,剩余油氣資源劣質化趨勢明顯,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需要深耕國內,加強油氣勘探。
(二)統籌布局全球,實現多元供給
未來借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揮油氣先行優勢,立足特提斯油氣富集區域,突出中亞——俄羅斯的資源和地緣優勢,做強中亞——俄羅斯、做大中東;加強非洲、拓展美洲、推進亞太,不斷優化海外合作項目。
(三)加強國家油氣資源戰略儲備最為重要
建議實施以國家為主企業為輔的戰略儲備,抓緊制定切實可行的國家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把節約和合理使用油氣資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證油氣資源的長期穩定供給和有效利用,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安全提供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