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3.01美元,連續5周走低,給剛剛提振信心的石油公司造成經營壓力。
從近期公布的福布斯2017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看,受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等市場因素影響,國際石油公司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殼牌、道達爾等公司在“油價熊市”卻實現利潤凈增長。
同樣的市場環境,為何各石油公司經營情況大不相同?能源經濟學者羅佐縣認為:“雖然各大石油公司都是上下游一體化,但不同的業務構成使企業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也不同?!钡陀蛢r下,各大石油公司更加注重平衡發展上下游一體化業務,拓展下游業務鏈條成為其保持經營業績穩定的有力手段。
從上下游經營情況看,油氣勘探開發利潤大幅下降是石油公司業績下滑的主因。與上游業務相比,各石油公司煉油化工及銷售業務普遍飄紅,成為新的利潤中心。其中,道達爾下游板塊營業額達70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達30%以上。
業務結構不同及發展方向上的差異化戰略布局,使各石油公司市場表現不同。總的來看,下游領域強、產業鏈完整的一體化石油公司表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展戰略所所長張衛忠表示,由于市場普遍認為油價將持續處于中低位水平,各大石油公司在下游業務上的投資明顯增多。沙特阿美公司等石油供應商開始向下游拓展業務鏈,與道達爾、中國石化等石油公司在沙特境內合資建設了多個煉油項目;美國加緊布局石化產業轉型升級。這些都將對全球石化產業格局產生沖擊。
“低油價為煉化等下游業務贏得發展機會,但分吃這塊‘蛋糕’的人更多了。隨著全球煉油能力的持續大幅提升及石化產品消費增速放緩,未來煉化業務競爭將更加激烈,特別是亞太地區。”羅佐縣認為。不同區域市場環境存在差異性,但總體來看全球煉化產能大于市場需求,且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有擴大的趨勢。未來5年,全球約43%的新建煉油產能將集中在亞太地區,面對中東和北美地區成本更低的產品沖擊,國內成品油出口難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專家表示,雖然煉油化工等下游業務利潤貢獻增大,但油氣資源依然是石油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石油公司若想保持經營業績的穩定,就要保持相對穩定的上下游結構,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結構和規模,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油價波動等市場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