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生活中,行車安全是最重要的,而輪胎安全又是行車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你對輪胎了解多少呢?你是否也為什么時候更換輪胎糾結過,換早了浪費,換晚了怕有風險。除此以外,你又是否知道該換成什么樣的輪胎。了解清楚這些知識對普通車主來說確實很麻煩,不過隨著輪胎智能化的發展,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可怕:爆胎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家住青島人民路的市民王先生訴說了他跟輪胎爆胎有關的遭遇。幾天前,王先生去嶗山區辦事兒,開著自己的日系小SUV沿著濱海大道往市區方向行駛,剛出了隧道不久,就聽到“砰”的一聲,他的車右側一輛水泥罐車爆胎了。
“當時就感覺車上一震。”王先生說,他嚇了一跳,感覺爆炸聲特別大,同車的朋友看見他們車前方“鼓出去一塊皮子”,讓他停車看看是否造成刮痕什么的。王先生隨后靠右側路邊停下了車,車上三人都下了車,把覺得可能受到影響的車輛兩側和車尾都檢查了,沒發現什么大問題,王先生就繼續駕車前行。讓王先生沒想到的是,他回到市區停下車后才發現,車頭受損不輕:中網沒了,前車牌也不見了,右側霧燈碎了,保險杠也破損了。王先生查看行車記錄儀發現,朋友說的“鼓出去的物體”是他車頭的中網。
“爆胎的威力太大了,太嚇人了!”王先生心有余悸地說,還好不是他的車爆胎,給他造成的損失就三四千元,好在人沒事,但是現在路上車這么多,有一輛車爆胎周邊的車都可能受到影響,得想辦法做些爆胎方面的預防措施。
新鮮:有智能輪胎公交不怕爆胎
近日,青島市部分公交車率先用上了“智能”輪胎。“車生活”聯系到研發智能輪胎芯片的軟控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物流系統事業部副總工程師董蘭飛。
董蘭飛介紹,“智能”輪胎目前有四個方向。一是輪胎歷程可追溯、信息可追溯,也就是采用了電子標簽技術簡稱RFID系統。二是輪胎、溫度壓力實時監測,簡稱TPMS系統。三是輪胎防扎胎,可自動修復。四是輪胎虧氣自動充氣等。青島公交車上的“智能”輪胎主要是前兩種。
董蘭飛說,目前青島部分公交車安裝的兩種芯片,一種是RFID電子標簽,采用了超高頻射頻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應用到輪胎上,就是給每條輪胎設定唯一的特定識別碼,就可以記錄輪胎從生產、出廠、使用(包括維修、翻新)、報廢的全過程,每一階段都會形成資料,通過芯片讀取設備,可以隨時查看輪胎的使用軌跡、磨損情況等。另一種是TPMS芯片,可以實現對輪胎氣壓和溫度的實時監測,通過安裝相應的設備,車主可以通過行車電腦上的設備實時看到輪胎氣壓的情況,一旦輪胎氣壓發生異常下降,說明輪胎可能發生了破裂,甚至可能會爆胎,這樣駕駛人及時停車更換,就能避免發生事故。
便利:智能輪胎離我們也不遠
據董蘭飛介紹,目前,在國外輪胎安裝胎壓和溫度實時監測設備已經成了車輛的標配,國內一些高端車上也有類似的設備,國內的這些設備基本上都是有源的芯片,需要更換電池,本身對輪胎安全有一定威脅。
董蘭飛透露,與這些設備不同的是他們研發的TPMS芯片是“無源芯片”,就是不需要電源之類的能源支撐芯片工作。一些高端車上安裝的胎壓監測系統是需要定時換電池的,而“無源芯片”省去了這個麻煩。
另外,有了智能芯片,輪胎在管理使用上有了信息記錄,將來車主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讀取,可以根據行車習慣找到最匹配的輪胎類型。
“目前,我們給一些私家車上安裝了有RFID芯片的智能輪胎,但還是一個體驗階段。”董蘭飛介紹說,雖然在技術上可以實現,但RFID智能芯片應用到私家車輪胎上還需要一段時間。
智能輪胎目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生產時就將智能芯片植入到輪胎內部,另一種是在已經生產出來的輪胎上裝上智能芯片。TPMS芯片的讀取設備需要一定的費用,RFID芯片的讀取設備需要一個“模塊”,可以讀取超高頻信號,將來可以在手機上實現讀取。
竅門:輪胎更換有“信號”
及時更換輪胎是可以避免爆胎風險的,雖然輪胎不會說話,但車主可以靠自己的觀察來判斷輪胎是否需要更換。汽修專家建議,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超過這個年限,輪胎就會開始老化。輪胎老化的主要表現就是表面硬化,繼而出現龜裂紋。老化的輪胎會失去應有的彈性,繼續使用的話會導致胎面變形,存在爆胎風險。如果車主通過簡單的觀察發現不了輪胎的這些信號,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品牌的輪胎都會在胎面溝槽底部設置一個磨損標記。一般轎車輪胎的磨損標記高度為1.6毫米,載重輪胎上的磨損標記高度為2.4毫米。如果輪胎磨損達到這個臨界值也表示輪胎應該及時更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