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42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739.5億元,占全國石化行業的3.56%,居全國第6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長8.4%,增速比2012年回落4.1個百分點。
2013年,河南省主要石油和化工產品產量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在跟蹤的55種(類)石油和化工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有42種,占76.36%,下降的有12種,占21.82%。其中,增長較快的有硫酸、鹽酸、電石、合成氨、化肥、乙烯、純苯、精甲醇、合成樹脂及共聚物、化學試劑、子午線輪胎外胎等。下降較快的有單晶硅、多晶硅、殺蟲劑、合成纖維聚合物、聚酯等。化肥因新增產能的釋放,產量增加較為明顯,甲醇因2013年下半年行情的拉動,產量快速增長。
2013年,河南省省石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38.02億元,同比增長13.9%,高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增幅比上年提高8.9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工業盈利226.83億元,同比增長17.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虧損1.89億元,精煉石油產業制造業虧損2.55億元。三大板塊中,化學工業利潤占全省石化行業利潤總額的95.3%。
2014年,河南省石化行業的總體發展思路是繼續堅持基地化、園區化、循環化發展方向,著力打造芳烴烯烴深加工、甲醇下游深加工、鹽化工深加工、氨加工四大產業鏈,推動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深度融合發展,擴大高端石化產品和精細化工產品規模,優化化工園區布局,形成企業集聚、綠色發展新格局。具體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完善煤化工產業鏈
按照“甲醇—烯烴—烯烴下游產品”發展路線,大力實施大型甲醇、煤制乙二醇、1,4-丁二醇的節能降耗技術改造,保障穩定長周期有效益的運行,加快發展延伸產業鏈的PX(對二甲苯)、PTA(精對苯二甲酸)子產業和聚酯深加工產品,推動甲醇下游產品多元化發展。
延長鹽化工產業鏈
繼續實施打造大型氯堿企業集團戰略,加快氯堿戰略重組。充分利用煤炭、鹽、天然堿及水資源優勢,提高己二腈等關鍵原料自給能力,推動產業向原料地和市場地轉移,抓好中鹽舞陽鹽化有限公司60萬噸/年真空制鹽技改工程,持續支持昊華宇航化工有限責任公司15萬噸/年聚氯乙烯深加工項目。重點推動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糊樹脂、綠色制冷劑等高端氯產品的引進、開發和產業化生產,抓好聯創化工年產3萬噸氯乙酸、2萬噸四氯化鈦項目。
促進石油化工與煤、鹽化工融合發展
繼續深化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戰略合作,推進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1800萬噸/年煉油擴能改造工程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東方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年產100萬噸PTA和40萬噸聚酯項目。加快濮陽綠色化工“三化融合”示范,推進融合發展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做強做大農用化工
加快豫北(新鄉縣、滑縣、延津、輝縣)、開封、駐馬店三大百萬噸級大化肥生產基地的形成,推進中小氮肥企業向新能源、環保、科技服務型企業轉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健全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氮肥—復合、混配肥料等產業鏈。推進化肥企業的整合,原料煤的本地化、多元化供應。引進外來資金和技術,通過“氣化島”模式,加快原料路線改造進程。加快復混肥行業的產業整合,抓好河南晉開化工投資控股集團百萬噸液體肥料及60萬噸復合肥項目、寧陵縣君信化工有限公司君信化工年產65萬噸水溶性肥料生產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3~5個全國知名的化肥品牌和服務水平較高的化肥企業。
擴大精細化工和高端石化產品規模
重點發展顏料和涂料、化學添加劑、化學助劑、感光材料4大產業鏈。做好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示范項目建設,抓好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000噸含氟精細化學品項目、河南省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丁二酸酐項目。抓好洛陽煉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碳四深加工質量升級項目、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順酐酸酐衍生物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
優化產業布局
堅持基地化、一體化、園區化、集約化發展模式,嚴格控制項目新布點。新型煤化工向資本、資源、技術、人才具有優勢的的企業傾斜,引導基礎肥料向主導企業集中,二次加工產品向中小企業集中;農藥生產向工業園區或化工聚集區聚集,制劑加工向交通便捷、靠近市場的園區轉移;綜合考慮資源和市場條件,完善氯堿、純堿等產業布局。規范和完善現代化工產業園區建設,推動城市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環保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