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上,“美麗中國”、“環境保護”成為焦點中的焦點。不僅備受環保行業專業人士關注,就連跟環保八竿子打不著的全國政協委員姚明,3日也感慨,“我現在不僅不敢看天,連地都不敢看。我個人對北京的印象是奧運會之后空氣質量急轉直下,我們要思考得更遠一些,在沒有看見的時候就想到這些問題,不是看到黃沙滿天飛才想到去治理。”而與環保相關的專業人士,則提出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改革措施。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3日就建議,在開征環境稅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企業所得稅,通過優化稅種,在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同時,進一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體現“雙重紅利”。
兩會報道組從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案組獲悉,此次政協提案前三個編號的提案里,有兩個涉及綠色環保。記者翻閱提案總目錄,發現生態文明、綠色、環保這樣的字眼出現的頻率要遠高于其他領域。(上海證券報)
工商聯環境商會聯合倡議:環保未來十年應投10萬億
3月3日上午,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聯合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部分環保企業家在京發布《就當前環境時局致社會各界的倡議書》,倡議未來十年要確保環保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3%。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在會上建議,應盡快成立大的資源與環境保護部,統一環境監管治理職能。
環境商會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宣讀了倡議書。倡議書提出,應該抓緊修訂環境保護法,以及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止法》等法律,制定并完善相關環境標準,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污染治理特許經營制度。
倡議書強調,應加大投入,未來十年要確保環保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3%,大致需投入10萬億元,其中各級財政需投入2萬億元,以緩解現有環保投入不足問題,并開征二氧化硫稅、氮氧化物排放稅和工業COD(化學需氧量)稅三個稅種。(證券時報)
中海油高管:若避免重復計稅 1升油可節約1.7元
油價又“破八”了,就不能便宜點嗎?“成品油調價確實有改革空間。”全國人大代表、中海石油煉化公司技術中心經理苑少軍承認。按照他的估算,如果能夠避免重復計稅,一升成品油至少可節約1.7元。
3月3日飛赴北京的航班上,苑少軍給記者們簡單算了一筆賬后稱,目前成品油價格中包含有消費稅、增值稅、城建稅等多個稅種,并有重復計稅的情況存在。比如一升成品油需繳納大約一元消費稅,而在累加了消費稅金額后,總額再乘以17%,是為增值稅。
“這實際上就是重復計稅。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基數應該刨除消費稅才對,否則都會在最終定價中反映,消費者自然覺得(價格)偏高。這樣算下來,一升油就可以節約1.7元了。”苑少軍說。
對私家車主而言,嚷嚷了多年的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聯動也沒有那么明顯,油價好像還是漲多跌少,而且調整得太慢。對此苑少軍認為,還可以通過改革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的方式,讓油價更“敏感”。按照國家現行機制,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調整國內油價。(金羊網)
政協常委劉漢元:大力普及光伏發電應對PM2.5污染
日前,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別就 “中國需要正能量”、“從全局把握我國糧食安全”、“加快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確保我國能源與環境安全”、“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統籌解決異地高考問題”、“大力普及光伏發電,應對全國性PM2.5污染”等熱點問題提出建議。
劉漢元認為,過去十年,經濟每發展10%,煤炭和主要能源的消耗也同步增加8%-10%。經濟發展使老百姓改善住房、改善交通環境的需求提升,這樣的情況一定會增加城市污染和加速消耗能源,經濟增長付出的是環境的代價。因此,光伏不僅僅是一個小的產業,它還是一個解決霧霾天氣、解決怎樣文明發展、解決經濟可持續長期發展,解決社會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的一個的推力和著力點。
劉漢元分析認為,在風能、水能、核能和太陽能等主要的清潔能源里,無論從資源數量還是從中長期的經濟性、環境友好性等諸多方面來看,太陽能光伏發電可以說是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可永續的人類理想能源。不管是用于替代目前火電機組的規模光伏電站,還是適宜千家萬戶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對于轉變我國能源生產和使用方式,并在水電、風電、核電的有益補充下徹底消除傳統化石能源帶來的PM2.5污染問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