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5日電(能源頻道 史建磊)在民眾對霧霾天氣的不斷吐槽中,石化巨頭終于宣布明年起全面供應國Ⅳ標準油品,但每升或漲價0.2-0.3元的升級成本卻使消費者大呼吃不消。研究機構稱,隨著油品升級,LNG(液化天然氣)的經濟性將會更加明顯,能源巨頭對加氣站的搶奪也將日趨“白熱化”。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陷入280億借款迷局的廣匯能源將繼續舉債14.5億建設加氣站等項目。
近期我國中東部地區接連發生的嚴重霧霾天氣,引發各界普遍關注,尾氣排放對霧霾天氣的巨大“貢獻“,更使部分人士將矛頭直指三桶油。1月31日中國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首度表示,煉油企業是霧霾天氣的直接責任者之一,由于當前煉油企業油品質量不夠高,加重當前大氣污染。
進入2月份,中石化再度宣布今年年底前有12家下屬企業的提高脫硫裝置將全部建成投產,承諾每年投入三百億左右解決油品質量問題,明年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油。
卓創分析師王曉坤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據估算,三大油企升級國Ⅳ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計在500億-600億元,每升成本上升0.12-0.15元。此次價格上漲的買單者或為終端消費者,價格傳導到加油站,每升或漲價0.2-0.3元。
王曉坤說,當前中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受到重視,LNG作為車用燃料將成為大勢所趨,從能源角度來看,隨著油品的升級,LNG的經濟性將會更加明顯。 汽車使用LNG作為燃料,比使用汽油、柴油能節約30-43%的費用。
卓創提供數據顯示,以冬季油氣槽車為例,當前淄博市-10#柴油價格為7.89元/升,每百公里平均油耗為32升,則百公里費用為252.5元,若升級標準,則百公里費用為260.5元。按照一天來回四百公里,則一年增加成本11520元。
根據BP中國碳排放數據,每輛LNG車相比汽、柴油車每年可減少CO2排放約60噸,如按照8年使用期計算,每輛車可減少CO2排放約480噸,具有極大的環境效益。
液化天然氣未來巨大的需求市場,刺激當前各大石化巨頭搶占LNG市場情緒高昂,目前國內已建成LNG加氣站四百多座,正在籌建的在統計項目也超過一百座。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因董事局主席孫廣信將70幅字畫作價35億注入集團引發巨大爭議的廣匯集團,也將再度舉債爭搶加氣站市場份額。
廣匯能源1月29日發布的“2013年度投資框架與融資計劃”公告顯示,2013年廣匯擬投資框架計劃總額合計156.3億元,在控制公司資產負債率不超過65%的前提下,計劃融資最高不超過138億元。
其中, 14.5 億元融資將用于 2013 年度天然氣板塊整體在新疆(含生產建設兵團)、甘肅、寧夏、山東等地投資新建加氣站項目;在湖南、貴州、河南、陜西、四川、內蒙等地收購及合作項目。